- Oct 21 Fri 2022 00:38
服用RU486流產或自發性流產後滴滴答答出血怎麼辦?一定要子宮刮搔嗎?
- Oct 20 Thu 2022 00:07
罹這病擅自停藥 男子脊椎變形「抬不起頭」
- Oct 19 Wed 2022 03:47
男性「護肝」提升「性」福感! 首重「精胺酸」
歡愉之時,男性肝功能欠佳會影響雄風表現。縱使尋求偏方或藥物可幫助性功能,但男性常反應持久力不足,體檢後才發現肝臟機能不良導致體內性荷爾蒙失衡阻礙性事。「健康優購網」營養師林品蕎表示,「精胺酸」有利於肝臟機能與性能力,建議男性朋友適當補充帶殼類海鮮(蜆、蝦、蟹)、堅果類(南瓜籽、花生、葵瓜籽)等食材,加強肝臟運作、提升性福感。
體內欠缺「精胺酸」易使肝臟解毒能力降低,體內累積廢物造成疲倦感,影響性生活品質。甚至研究發現肝臟機能不良易導致雄性激素低下、睪丸縮小、性慾減退與產生女性化性徵。建議男性欲提升性荷爾蒙含量,首重調理護肝,修正生活模式減少肝損傷。
- Oct 17 Mon 2022 00:25
下肢腫脹誤為水腫 實是髂靜脈壓迫
- Oct 16 Sun 2022 00:33
七旬老農腰扭傷 新營中醫張育誠 針灸藥療減疼痛
七十八歲的林老先生,從事務農工作,某天因騎機車跌倒導致腰部劇烈疼痛,初期不以為意未理會,但經過幾個月後,發現腰部轉動時非常不舒服,甚至嚴重影響工作而前往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就醫,經中醫師張育誠診斷為急性腰扭傷,建議以穴位針灸及中藥補腎藥進行治療,經三次針灸林老先生的疼痛感明顯減輕許多,三個月後林老先生開心的表示,腰部已無不適,且又能順利繼續務農。
張育誠醫師說,急性腰部扭傷就是民眾常說的閃到腰,常見於姿勢不良,如坐姿、或搬東西姿勢不正確,使得腰部肌肉筋膜、韌帶、椎間關節受到拉傷。
- Oct 15 Sat 2022 00:07
電刀清除早期胃腫瘤,利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
台中一名人工植牙82歲男性,長期有胃食道逆流和慢性胃炎,去年六月間,定期做胃鏡檢查,在幽門附近的胃壁,有個一公分大潰瘍,切片證實是惡性胃癌。電腦斷層發現癌細胞還未侵犯到胃壁肌肉層,也沒有遠處轉移,最後以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,成功將胃癌腫瘤完整剝離,術後恢復良好,也不用再化療。
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胃腸肝膽科醫師陳季宏表示,早期胃癌、食道癌,當癌細胞還未侵犯到黏膜下肌肉層時,可以利用特殊電刀,從黏膜下層,將癌腫瘤整片刨除,醫界也逐漸推廣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。但這樣的精準醫療,重點是務必定期癌檢,及早發現及早治療。醫師舉例,一名82歲男性,三年來,飽受胃食道逆流和慢性胃炎困擾,胃鏡檢查,也未發現胃潰瘍,去年六月間,例行定期胃鏡檢查,幽門附近胃壁出現一公分潰瘍,由於潰瘍情形特殊,切片檢驗,證實是惡性胃癌。因為電腦斷層發現癌細胞還未侵犯到胃壁肌肉層,也沒有遠處轉移,最後以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,成功將胃癌腫瘤完整剝離,術後恢復良好,也不用再化療。
- Oct 14 Fri 2022 01:42
預防鼻過敏 簡單7件事可搞定
- Oct 13 Thu 2022 02:14
綠茶還是紅茶好?上班族喝綠茶清熱
我國的茶分為綠茶、紅茶、黃茶、白茶、青茶、黑茶六大類,每一種茶葉的茶性不同,功效也各異,要想通過喝茶預防疾病、養生保健,就必須對每種茶都要有所瞭解。
綠茶:營養最豐富的清火「招牌」
- Oct 12 Wed 2022 22:42
孕期腰酸抽筋、便祕水腫?婦科醫師逐一對症解
孕期腰酸抽筋、便祕水腫?牙齒矯正婦科醫師逐一對症解
懷孕時常出現腰痠、小腿抽筋、水腫、便秘及痔瘡等惱人問題,真的很難完全避免,但孕婦還是可以善用一些方式減緩症狀喔!
喔不!腰痠、小腿抽筋、水腫、便祕及痔瘡不要來 腰痠 挺著大肚子,容易腰痠是想當然的,希望改善腰痠,最重要的是讓背部獲得充分休息。除了平時可以使用托腹帶減輕負擔,睡覺更是背部放鬆的最佳時機。孕婦由於肚子凸出,導致腰部會拱起來,很難入眠,所以床墊的選擇顯得非常重要,或者是將腳墊高,讓背部能夠完全服貼在床上獲得充份休息,都能夠改善睡眠品質。 假如腰痠狀況真的太嚴重,也可以貼上痠痛貼布,甚至按摩也都有助於減緩症狀。 小腿抽筋 抽筋是由於肌肉突活動假牙然血管收縮造成,孕婦常常因為孕期容易水腫,或是天氣冷導致肌肉突然收縮,進而壓迫到血管,便發生抽筋的狀況。 所以除了注意保暖之外,最好的方式就是多運動,增強血液循環,讓自己的血管不容易被壓扁,或者補充維他命D和鈣,都能減少抽筋。 水腫 孕期時常缺少水分又容易水腫,除了多喝水及抬腿舒緩,建議孕婦也可以吃點利尿的食物,例如西瓜、木瓜、絲瓜、高麗菜、白菜、紅豆水、黑豆水、玉米鬚茶,甚至飲用適量的咖啡,都有助於消除水腫。 而且老實說,想消水腫,尋求中醫的天然藥方也是個好方法,畢竟西醫只有利尿劑能開給妳吃,假如水腫狀況真的很嚴重,不妨求助於專業的中醫師,中藥或許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 懷孕時容易便秘?下一頁醫師教您調養,媽媽寶寶都健康!
- Oct 11 Tue 2022 00:11
醫師:孕婦染腸病毒 不必急著提早卸貨
腸病毒進入流行期,過去腸病毒七十一型十三年前大流行,曾造成二十七名重症案例,疾管署指出今年伊科病毒十一型有流行的趨勢。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許瓊心指出,孕婦感染腸病毒務必要告知醫師,若無法等到感染十四天後再生產,要與胎兒做好隔離。
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許瓊心表示,伊科11型病毒與其他腸病毒其實是一樣的,只是新生兒感染容易出現重症,有孕婦懷孕期間感染腸病毒,急著希望提早生產,新生兒反而會因為從母體得到的抗體不夠、容易出現腸病毒重症,會發生新生兒敗血、多重器官衰竭等嚴重症狀;因此建議孕婦,若發現感染腸病毒,距離預產期還有14天以上的時間,不用為此提早讓孩子出生,等14天後母體提供足夠的抗體給胎兒,以增加胎兒的抵抗力。